失根的浮萍
前幾日去房屋出租公司簽約,有一欄叫我填next of kin(緊急聯絡人),我愣了一下,房屋仲介看我有些遲疑,笑著說:“你就填你的家人哪”,殊不知,我在紐西蘭舉目無親,朋友四散,連要填個緊急聯絡人,都填不出來。
又想到更早幾天,我讀到了沙非的新文章『心中夢裡的高樓』,提起了每次回台灣都會有的,佔滿心頭,刻骨銘心的鄉愁,讀到她說起有浮萍失根的感覺,讀到她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,她說的對,這種滋味,不是一個未曾遠離家鄉的人能懂得的。
甚至更精確點的說,這種感覺,不是那種出國唸書個幾年就打算回台灣的人能夠理解的。那是一種真正失根的感覺,那是一種沒有歸屬的感覺,那是一種沒有家,永遠在旅行中的感覺。
我懂。
我從十八歲那年出國,離開了自己的家鄉,不知不覺的也在紐西蘭十幾年了,再過幾年,我在紐西蘭住的時間,將在我人生中比起我在台灣住的時間,要佔著更大的比重。
但這裡是我的家嗎?我從不曾這麼覺得,在但尼丁時,我總想著某一天我會離開那裡,而我也真的灑脫的就這麼離去了。而我也不覺得紐西蘭是我這一輩子會永遠住著的地方,這更像是一趟旅程,而我還不知道這趟旅行的終點在哪裡。
112 Forth Street, 38 Prestwick Street, 8D Haddon Pl, 這些對我來說,都不是家,儘管我曾在那個地址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,而我今天簽約的屋子,那也不是我的家,充其量,那只是我休息擺東西的地方。
那台灣呢?這個我出生長大的故鄉,那是我的家嗎?
某種程度上,是的。家是有家人的地方,我回去台灣,看到父母,吃到從小吃的家常菜,某種程度上,那的確是回家。也許因為如此,所以我每年買機票時,都是回台灣,而不是去南美,去歐洲,去東南亞。因為我ㄧ整年都在流浪,都在異鄉,所以年底那麼短短的時間,我選擇不再旅行,我選擇回家。
然而每次回到台灣,我總無可避免的,發現自己其實是個客人的事實。
記憶中的景色,只停留在記憶裡。每一次回去,我感覺的不是熟悉,而是陌生。看著電視上好幾個頻道的新聞,街上五光十色的招牌,四通八達的捷運,信義區美輪美奐的商圈,和那些從不曾存在我的記憶裡的景色。儘管我努力的假裝自己是其中的一員,而在某些程度上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功,但是打從心裡面,我知道自己不是。台北,變了;台灣,變了;而因為我的記憶始終不曾隨著改變,所以我變了,我變成了圈外的人。
所以我懂了,我沒有家,我不真正的屬於紐西蘭,我也不完全的屬於台灣,我周遊在英文國語,台灣紐西蘭,南半球北半球之間,我沒有家。
然後我笑了。
世界上總是沒有完美的事情,既然選擇了做能夠四海為家的國際人,就必須斬斷對家鄉的依戀;選擇了過獨立自主的生活,就無法再期待能夠依靠別人;一個探險家,不能夠同時是個要顧自己田園的莊稼漢;而我們做出了選擇,就必須付出某些代價。
國中有大鳥,止王之庭,不飛則已,一飛衝天。這大鳥飛的好快,好遠,他每一振翅,就離家園好幾千里遠,而他必須一直飛,一直飛,一直飛,因為他一旦開始飛了,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。